2025年,我国电力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,传统火电占比虽仍超五成,但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,光伏装机规模预计达530GW,同比增长11%。
政策层面,国家能源局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绿证交易、容量电价等政策落地,为光伏装机需求提供持续动力;
技术层面,TOPCon/HJT电池效率突破26%,储能成本降至1.2元/Wh,技术红利加速释放。在此背景下,电力+光伏企业的重组预期显著升温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重组逻辑:政策、市场、技术三重驱动
1. 政策驱动:国资委明确2025年前完成重点行业战略性重组,电力行业位列前三。通过横向整合(如区域电网合并)、纵向整合(发电与电网交叉持股)及混合所有制改革(民营资本参股特高压),行业效率有望提升,线损率或降至5%以下。
2. 市场驱动:现货交易试点省份增至14个,但省间交易壁垒导致价格信号失真。重组可打破区域分割,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提升跨省电力调配效率。
3. 技术驱动:储能技术突破使风光电并网稳定性提升,为电网结构重塑提供基础。例如,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降本30%,光伏智能运维系统提升发电效率5%。
基于业务关联度、最新数据及市盈率(TTM)水平,筛选出以下10家兼具重组潜力与投资价值的公司,特别是第一家,被市场低估的“隐形冠军”。:仅供参考
1.被市场低估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业务布局: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7%,形成“风+光+储”多能互补格局,覆盖30省市。
重组亮点:吉林白城项目通过标准化设计降本1.3亿元,国内首个“光伏+网电(绿证替代)”全流程绿氢认证项目落地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6.89,低于行业平均。
2. 大唐发电
业务布局:五大发电集团之一,光伏装机超4300MW,分布式项目占比30%,融资成本低至3.2%。
重组亮点:火电灵活性改造提升新能源消纳率至95%,海外光伏项目储备超2GW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1.45,绿电交易收入占比突破15%。
3. 华能国际
业务布局:光伏装机累计达1.2GW,海上风电项目储备超800万千瓦。
重组亮点:主导“沙戈荒”基地建设,享受土地/并网政策倾斜,海外项目贡献利润超15亿元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1.05,光伏营收占比提升至28%。
4. 赣能股份
业务布局:火电装机340万千瓦提供现金流,光伏装机620MW,度电成本0.28元(低于行业均值0.05元)。
重组亮点:受益内陆核电重启,宁德核电二期项目加速推进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2.84,负债率仅11.9%。
5. 金开新能
业务布局:在运光伏项目87个,总装机7468MW,储能配套项目占比30%。
重组亮点:发行绿色债券30亿元,利率2.8%,融资成本行业最低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5.47,ROE达12.5%,股息率4.2%。
6. 太阳能
业务布局:光伏电站装机超6GW,电站收入占比70%,运维收入增速达25%。
重组亮点:自主研发智能清洗机器人,降低运维成本20%,获25项专利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5.05,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6.8亿元。
7. 深圳能源
业务布局:特高压项目占比15%,虚拟电厂平台调节能力1.2GW,光伏+储能项目占比提升至35%。
重组亮点:深圳前海打造零碳园区,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试点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3.67,新能源营收占比提升至28%。
8. 皖能电力
业务布局:宿州埇桥光伏项目年发电1.4亿千瓦时,碳交易收益超5000万元。
重组亮点:参股国电投安徽核电项目,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目标50%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7.93,净利润同比+56.7%。
9. 建投能源
业务布局:控股14家火电厂,光伏装机占比提升至18%,河北南网市占率25%。
重组亮点:入选雄安新区首批综合能源服务商,配套储能项目占比30%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18.23,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.6亿元。
10. 福能股份
业务布局:福建海域风电装机89.6万千瓦,海风发电量占比达45%,度电成本0.32元。
重组亮点:光伏装机4.08万千瓦,抽水蓄能项目储备140万千瓦。
估值水平:市盈率TTM 9.05,ROE达10.4%,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速18%。
在政策、市场、技术三重驱动下,电力+光伏行业的重组浪潮已至。
上述10家公司凭借业务布局、技术优势及估值水平,或将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,成为被市场低估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,欢迎评论区告诉我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,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,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,不作为买卖依据,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在线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